academy@huayenworld.org

About 華嚴 學術中心

該作者尚未填入任何詳細資訊
So far 華嚴 學術中心 has created 7 blog entries.

「2025永續扎根閱讀計畫」得獎名單公告

2024年起,華嚴學會與國立臺北大學展開為期六年的學術合作,期能透過結合宗教與學術,在探討永續議題時,開展不一樣的視野。 此外,我們希望永續的概念不只停留在專業領域、學術界,更應該擴及每個人和我們的下一代,因此今年首度舉辦「永續扎根閱讀計畫」,邀請臺北大學及北北基各高中的同學透過閱讀海雲和上著作《我們只有一個選擇》,思考永續與生活的連結。感謝同學們踴躍參與,一起用閱讀種下永續的種子、用文字回應這個時代的挑戰。 恭喜以下獲獎同學~也期待你們繼續在生活中延續這份力量! 得獎名單 *完整資訊請至此下載 【國立臺北大學校內組】 獎項 系級 學號 姓名 特優 犯罪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一年級 711487903 顧O娟 特優 犯罪學研究所碩士一年級 711464110 程O慈 優選 法律學系碩士二年級 411471244 賴O承 優選 犯罪學研究所  710787902 王O智 優選 中文系四年級  411181028 賴O紋 優選 中文系四年級  411181026 王O雯 佳作 中文系一年級  411481021 林O諭 佳作 法律學系一年級 411471244 洪O彤 佳作 法律學系財經法組三年級 411271629 許O碩 佳作 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三年級 411276095 吳O萱 [...]

2025-10-15T16:17:21+08:0010 月 / 15, 2025|活動訊息, 華嚴學術辦公室|

2026 懷牛益馬

華嚴宗初祖杜順和尚,曾留下這樣一首著名的偈子: 「懷州牛吃禾,益州馬腹脹。天下覓醫人,炙豬左膊上。」 這句偈子聽來荒誕,卻開啟了中國禪宗「話頭公案」的先河,也成為後世禪師參悟的重要題材。 超越常理的比喻 懷州的牛在吃東西,怎麼可能讓遠在益州的馬吃飽?照常理來看,這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

2025-10-29T18:02:49+08:0010 月 / 1, 2025|Uncategorized, 海雲墨寶|

華嚴學會訪太原‧考察天龍山石窟

文 / 華嚴學術辦公室副主任 李尚軒教授 山西太原,原先稱為龍城、并州,曾是春秋時期晉國重鎮「晉陽」的所在地,最早稱「唐」,為唐堯故地,後來隋朝時李淵於太原發跡,大唐的國號也是從這裡而來。 太原與華嚴的因緣也相當深厚,傾注中外多國翻譯家和碩學高僧心血的《八十華嚴》完成翻譯時,武則天女皇即下令於太原刻制「華嚴石經」;著名的李通玄居士,也是在此地方山潛心研究華嚴,撰述出《新華嚴經論》。 2025年7月25日,台灣華嚴學會前往山西太原,首站拜訪了山西太原分會,感受到師兄姐們的熱情招待及對法的渴望。原先遇上疫情的這幾年,太原分會許多活動及共修都延宕了,這次台灣華嚴學會帶來了海雲導師的關懷及期許,太原的師兄姐們紛紛再次燃起佛前的燈火及靈性生命的動力,相約拾起遺落的功課及承擔會務的宏揚。 隔日到晉祠天龍山石窟進行學術考察。天龍山石窟,坐落於太原市西南山區,始鑿於北魏,後經東魏、北齊、隋、唐歷代開鑿,現存二十五窟。但因遭受嚴重損毀,大量造像被盜竊,現在許多石窟已經無法看到它的本來面目。 天龍山石窟中最與華嚴相關的是第九窟,其中內設一座巨大佛龕,分為上下兩層。佛龕上層供有一尊毘盧遮那大佛、下層有三尊菩薩分別是:十一面觀音、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如此便構成生極為殊勝的華嚴壇城,到訪者無不驚嘆其雕刻雄偉細緻、莊嚴慈祥。我們的普慧法師也曾對此石窟做出學術研究成果,並刊登於《華嚴學報》第13期。 另外從歷史文獻顯示,原天龍山第九窟旁有一清澈豐沛的水池,名為「凝碧」,這也讓我們不禁聯想到鹿谷的大華嚴寺總本山,同樣也是下層供奉觀音菩薩、上層供奉毘盧遮那佛,旁邊也恰好有一座「凝碧湖」,如此千年的壇城布局巧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晉祠除了天龍山石窟,尚有一歷史文物值得我們關注,就是在2025年初,晉祠博物館開始展出上述的「華嚴石經」。晉祠華嚴石經是年代最早及首尾完整的八十卷《大方廣佛花嚴經》方柱型石刻群。當我們實際看到刻滿經文的石柱時,一股親切感及崇敬感油然而生,或許現在的《華嚴經》簡單就可在網路或道場取得,但這也是歷來祖師高僧大德們的奮鬥傳承,才讓我們能方便讀誦珍貴經典。 疫情的關係,令我們疏離感倍增,但無論是在世界各地,相信有華嚴道場、師兄姐們的地方,就是最吉祥之處。大華嚴寺各地的法會活動、文化事業體、學術研究都已再度開展,誠摯邀請您珍惜這難得的因緣,讓我們再次一同踏上追求靈性生命的旅程!

2025-08-19T15:52:24+08:008 月 / 15, 2025|華嚴學術辦公室|

全球淨零‧人人有責─—李堅明教授談「全球淨零願景」

救地球(恢復地球健康),是最大的功德與公益! 環境的永續,意謂三世間的器世間圓滿。因此,大華嚴寺導師海雲和上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關懷永續發展議題,除發展出「靈性經濟學」理論,並出版著作《我們只有一個選擇》來闡述這個概念。 2023年,海雲和上獲選為台北大學傑出校友,藉此因緣,華嚴學會與台北大學自隔年展開了為期六年的永續合作計畫,也才有2025年7月19日的講座,榮幸邀請到有被譽為「台灣碳交易之父」的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李堅明教授來到中和道場,以「全球淨零‧人人有責」為題,深入淺出地解釋:我們還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 現場除了有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也坐滿了關心永續議題的聽眾。 李教授指出,從1960年代《寂靜的春天》一書喚醒世界對於環境破壞的認知起,聯合國提出許多策略及指標,試圖減緩對地球持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然而極端氣候如今反倒成為常態,2024年平均氣溫更已突破近12萬年以來的高點,達到1.62°C。林火蔓延、疾病擴散、生物消失等災難頻傳,這不僅是環境問題,更是一種文明危機。換言之,全人類正共同背負著欠地球的債,而這份責任不僅落在政府或企業,也攸關你我每一個人。 而「淨零」可以說是人類還這筆債的過程之一,李教授強調其核心在於「保護自然資本、環境友善生產、明智消費與低碳生活」。他近年來一方面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生產負碳商品,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選擇;一方面推出「淨零新北」與「淨零花蓮」等APP,讓原本抽象的「碳權」以具體數據呈現,使用者可以清楚了解自身的碳足跡與貢獻。透過蔬食、騎車、搭乘大眾運輸等日常行為,民眾不僅能累積碳權,更能實際感受到:即使是平凡的生活,也能為淨零盡一份力。 期許每一位朋友,就從今天、從每一個選擇開始,攜手為全球淨零一起努力!

2025-07-21T14:09:38+08:007 月 / 21, 2025|華嚴學術辦公室|

回到生命的故鄉──崆峒隴東行紀實

文 / 華嚴學術辦公室副主任 李尚軒教授 華嚴上海善用其心書院籌辦的崆峒隴東行,圓滿落幕。 本次崆峒隴東行研學,是由華嚴上海善用其心書院發起,海雲繼夢導師、杜斗城教授兩位長者同行指導。在七天的旅程中,踏過了平涼、涇川、靈台等地,並參訪了數間博物館與多處佛教石窟。眾人帶著用心與疑情,探索著中華文明與華嚴義學的源頭,感受生命靈性傳承的DNA。 海雲導師此行開示:崑崙山是世界人類的起源,隴東是中華民族從崑崙山走向中原地區,這一過程中的核心節點,也是三皇文明的孕育之地。杜斗城教授則是以姜姓與羌族的連結,指出隴東地理的獨特之處:此處不僅是周秦文化的發祥處,更是中華民族尋根之地。 在這趟旅程中,眾人不僅是與兩位長者同行,更是與黃帝、漢武帝等古聖先賢同行,共同於崆峒山、涇川等處,跨越時空長河,追尋廣成子、西王母的足跡,體悟生命靈性的永恆真理。 無論是博物館裡的文物,還是佛教石窟中的各種壁畫造像,都是隱藏在歷史之後的璀璨瑰寶,當我們善用其心去探究體會,它就不會只是單純學識的材料,而是生命教育的最佳典範,可轉變為我們回到生命故鄉的力量。 誠如海雲導師所言:「這是一次讓人認識自己、活得真實的研學。」我們將繼續知行合一,以普賢行者本色,走向更遠的未来。

2025-08-15T15:36:34+08:006 月 / 11, 2025|華嚴學術辦公室|

2025永續扎根閱讀計畫

2024年起,華嚴學會與國立臺北大學以永續發展議題展開為期六年之學術交流合作,除既有之高峰論壇、學術研討會等,華嚴學會亦期能藉由其他合作方式於校園中推廣永續理念,因此研擬「永續扎根閱讀計畫」,藉由鼓勵學生閱讀永續議題相關書籍,並提出反思心得,進而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以深化臺灣校園的永續教育成果。 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大學永續辦公室、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社團法人佛教華嚴學會 實施對象 分為兩組(以下簡稱「參與學生」,以投稿時間之114年09月份學籍為準): 臺北大學所有在學學生,含大學部、研究所及進修部 北北基桃所有高中生 實施日程 時間 說明 9 月 01 日 讀書心得作品開始收件 9 月 14 日 讀書心得作品收件截止 10 月 15 日 公告得獎名單 實施辦法 2025 年指定閱讀書籍為 海雲和上《我們只有一個選擇》(臺北:空庭書苑,2010 年)。 請參與學生自行閱讀書籍,並撰寫心得一篇: 參賽者可至網頁下方點選閱讀《我們只有一個選擇》電子書 參賽者需下載心得單,一律以電腦繕打、12 級字、橫式書寫、字數上限1500字元含標點符號,以字數計算機之「字數含空格」一項計算為主。完成後請同時上傳Word及PDF檔,心得單下載及上傳方式見本頁下方。 活動採自由參加。 由臺北大學人文學院聘請審查委員,不記名進行評審相關事宜。 主辦單位保留得獎作品之平面及電子發表權、轉載權,進行相關出版或網路刊登時,恕不另支付稿費。 主辦單位保留隨時修改、變更、暫停或終止本比賽之權利,本辦法若有未盡事宜,悉以主辦單位網站公告為準。如有其他問題,請洽: 華嚴學術辦公室 academy@huayenworld.org。 評選原則 參賽作品須未曾在任何形式之平面和網路媒體發表,且由本人原創,嚴禁抄襲、代筆及 AI 生成。若經發現或第三人提出檢舉屬實者,取消得獎資格並追回已領之獎項,名次不予遞補;如衍生相關爭議及法律問題,參賽者應自負全責。主辦單位若未能即時於比賽各階段執行權利,不等同放棄該權利之行使。 能基於指定閱讀書籍內容,依據嚴謹的論證邏輯,適當解讀作者論點並加以分析,提出個人體會或獨到見解。 獎勵辦法 北大校內組及高中組各選出特優 2 [...]

2025-07-21T14:09:10+08:003 月 / 5, 2025|華嚴學術辦公室|

護持捐款資訊

郵政劃撥

  • 帳號:50399894
  • 戶名:財團法人佛教大華嚴寺

匯款或轉帳

  • 銀行:第一銀行 雙和分行(代號:007)
  • 帳號:235-10-032032
  • 戶名:財團法人佛教大華嚴寺
  • (外幣帳戶)

  • 帳號:235-40-098562
  • 戶名:財團法人佛教大華嚴寺

外幣護持

  • Account Number:235-40-098562
  • Account Name:HUAYEN WORLD MONASTERY
  • Swift Code:FCBKTWTP
  • Bank:FIRST COMMERCIAL BANK
  • Branch name:SHUANG HO BRANCH
  • Address:No. 91,ANLE RD.,ZHONGHE DIST., NEW TAIPEI CITY 23573,Taiwan, R.O.C
  • TEL:886-2-2940-80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