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心包括佛法院以及研究所等單位,教育中心所推動的各項教育課程皆以「大學之道」為標竿──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生命的目的在臻向止於至善,止於至善在佛教裡的術語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可概分為三大領域:

生命教育系列

此中包括對當今社會的認識與適應,而當今社會生活煩忙,多有社會適應不良症,故憂鬱、躁鬱、自閉等等症狀,因而分有五大議題及五大誘因的教育,以解決家庭生活中的各項疑難雜症。

國學系列

這是集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教養、家教以及為人處事、應對進退、溝通協調等修養的一門學問,這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明中的唯利文化不同,而這種自我反思的能力,正是追求真我的本能。

靈性經濟學

前項為負向指標的解決消極問題,今此靈性經濟學是針對富裕環境下的人生如何活得有價值、有意義、如何活出燦爛、活出真諦來,在這裡能找到真我,而非「我的」、「是我」、「我是」如是肯定的人生與生命,唯在靈性經濟學中。

人類社會為追求持續性的經濟成長,對非本國的人力、物力資源不斷掠奪、耗用,其惡果即是造成國際關係緊張、地球生態受創;問題根源在於:既有教育體系缺乏對靈性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深入挖掘,心靈的病變導致社會風氣敗壞。

華嚴經教、行法、教學等等課程的理念與標的,皆為促使人類靈性生命之改善而精心設計的。在華嚴的生命改造工程有一系列實踐指導,帶領人們探索內在潛藏的靈性礦脈建設圓滿世間;並依據佛陀之指導,關注人類「靈性資源的存在」與「靈性資源的開發」。

「靈性經濟學」之理論與實踐皆源自於《華嚴經》,「靈性資源的存在」即《華嚴經》開顯之「佛境界」,「靈性資源的開發」即《華嚴經》指出的「成佛之道」;全球雖有七十億人口,但心中寶貴的靈性資源都沒有積極開發,實在可惜!在華嚴的教法中,透過生命改造課程的實踐,使受訓者成為時時刻刻帶著覺性投入生活的人;既能回歸生命中最柔軟、祥和、寧靜的一面,也能為後代子孫留下真善美的生命空間,而非破碎的世界。

「佈施」與「供養」是修福的本體

今日來到大華嚴寺的網站,如同踏進大華嚴寺的山門,透過線上的捐款,就像在功德箱上投下您隨分、隨力、隨緣的護持。感謝您的每一分支持,讓華嚴思想能透過現代的媒介,傳達到每一個需要的人群、散播佛法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