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丙午馬年春聯「懷牛益馬」來報到!

華嚴宗初祖杜順和尚,曾留下這樣一首著名的偈子:

「懷州牛吃禾,益州馬腹脹。天下覓醫人,炙豬左膊上。」

這句偈子聽來荒誕,卻開啟了中國禪宗「話頭公案」的先河,也成為後世禪師參悟的重要題材。

超越常理的比喻

懷州的牛在吃東西,怎麼可能讓遠在益州的馬吃飽?照常理來看,這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可是在佛法裡,很多事情不能只用日常的「數學邏輯」來判斷,而是要靠修行與心靈的體驗,才能理解其中的奧妙,若僅憑頭腦推理,永遠無法真正明白其中奧妙。

學問與體悟的差距

南岳石頭懷志禪師,年輕時專心講習經論,企圖會通各宗法義。一次,有人問他:「既然杜順是華嚴宗祖師,那麼這首〈法身頌〉,到底該歸入天台,還是唯識呢?」

懷志當場答不上來。因為當時的他,仍停留在「知識堆砌」的層次,就像搭積木般拼湊名相,卻沒有真切的體驗。這正好提醒我們:佛法不是書本知識的比拼,而在於心靈的實修。

學佛的真正態度

那麼,杜順和尚能不能算是中國禪宗「公案祖師」第一人?什麼是佛法?該如何修行?
這些問題沒有單一答案。重點是──要帶著疑情去探尋,不僅依靠大腦,更要向內心摸索,在困境中尋找突破。這才是與佛法相應的態度。

留給後人的提醒

在新的歲月開啟之際,再提「炙豬左膊」的公案,是要提醒我們:
要虛懷若谷,不忘本心,精進修行,方能真正得到法益。

先願做眾生的牛馬,甘於耕耘與承擔;未來才可能成為佛門的龍象,引領群生,共行大道。
──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