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義學中心簡介

華嚴義學是華嚴宗的特色與亮點,在傳統佛教的範圍裡,華嚴宗的亮點即在於其擁有體系最完整、龐大的大乘佛教理論與架構,這一套完備的佛教理論是唐宋以來歷代的祖師們著述與研修所積累的成果,所以高舉佛教理論在一切學理之上,本宗稱為「華嚴義學」,此猶如佛教之所以出色,乃是佛陀的教法──修行以致解脫的教學系統,是佛教之所以能在傳統印度教的環境背景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義學不是思惟邏輯,它是行者的行為紀錄,尤其是生命本能行為、語言的紀錄,此種生命本能的實現紀錄,稱為行者境界模式,與大腦邏輯的思惟模式在本質上有明顯的不同,在教學上區別為「等式與非等式」的思惟模式,此中的訓練層級除初信至四信位外,即分有首座、論主、經師、僧正之別。

華嚴義學是經教的行法,其成員必來自於禪法院或密法院中義學組的成員。換言之,華嚴義學必有實修的基礎。

華嚴學報

《華嚴學報》於2011年創刊,每年出版兩期;自2015年第九期起,改為一年一期之年刊。收錄華嚴學術中心所舉辦歷屆研討會與論壇,以及來自各界以現今學術思想背景重新解讀《華嚴經》語言結構及思想結構的學術研究成果,亦歡迎海內外之研究華嚴者投稿。

海雲華嚴研究所

海雲華嚴研究所創立於2014年,以培育繼承海雲導師思想、研究華嚴之人才為志,禮聘國學耆宿熊琬教授任所長一職,以培養研究華嚴義學之有志後進。學風依傳統國學素養的基礎,研讀古德之判教、科判、註疏等,從中理解傳統義學之思惟結構與其詮釋經典之進路;加之以解行相應,方能成獨具特色且與時俱進的漢傳佛學,以因應現代所需。

「佈施」與「供養」是修福的本體

今日來到大華嚴寺的網站,如同踏進大華嚴寺的山門,透過線上的捐款,就像在功德箱上投下您隨分、隨力、隨緣的護持。感謝您的每一分支持,讓華嚴思想能透過現代的媒介,傳達到每一個需要的人群、散播佛法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