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華嚴生命學國際高峰論壇──鹿谷論禪,於2018年6月19日圓滿落幕,大華嚴寺導師海雲和上表示,在此一會的交流中,各宗派的禪行者們在論禪中充分展現了「轉語」、「增語」、「順語」、「逆語」等各種論辯態勢,皆值得在場聆聽者反思與精進。

所謂「順語」即順著他人的說法來接著論述,自然地理順思路闡述,增加、表述自己的想法。「轉語」則是將他人表達紛飛的意見與話語,轉到「靈性」的領域,是為善思惟。海雲和上稱讚,來自美國如是禪中心的東北老師,將轉語發揮得淋漓盡致,總會將話題轉到靈性上的討論範疇。

然而,當別人說東,你偏偏向西,這是「逆語」,而不是轉語。海雲和上指出,凡是對抗性的語言都不好,這種語言模式總是透過「腦筋急轉彎」,才能化解眼前的尷尬。一般常人該努力修的是順語跟逆語,因為一般人不會轉,更不會增,但至少為人處世要會順語、避逆語。

論禪的過程中,經常出現轉語的現象,轉語可以無邊無盡的「轉」,實質上卻毫無意義。轉來轉去講不到重點,這不叫開悟,而是像驢撞牆,沒有臨門一腳。海雲和上說,真正的祖師,道風凌厲、猛力,往往在你一開口的瞬間,就一腳就把你踢進門,讓你看見真正的境界。

海雲和上舉了個很妙的例子:「究竟是庭前柏樹子還是庭前柏子樹?」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場景。庭前柏樹子是可以吃的柏子仁,庭前柏子樹則是一顆樹。海雲和上進一步解釋,當聆聽兩位禪師在對話的時候,如果不仔細了解他們的對話情境,描繪出來的畫面就全錯了。

「要多看經典!」海雲和上強調,既然接觸了華嚴而入山門,就要自己勤奮自修基礎佛法,自己精進充實資糧道,而不是反過來偷懶的要求師父教你基礎佛法。我們身處在華嚴的薰陶之中,會漸漸少了臭脾氣,因為華嚴的經教和禪法的薰習,就是最優秀的強項。

《華嚴經》裡的善財童子,遍訪53位善知識,尋求「解脫道」的智慧,成為佛教中的千古佳話。而今,大華嚴寺搭建了全方位的修行交流平台──「鹿谷論禪」,成為禪者之間溝通的橋樑,希冀各界踏上這個平台,踴躍分享解脫道。

「所有全世界在領眾修行的人,我們都邀請。」海雲和上重視「行法」如何修,對於所有分享的論點,抱持包容、接納、欣賞的態度。他著重於檢視各禪師的領眾經驗,要看的是「行法在哪裡?」只要是實踐者、有領眾的實務經驗的人,都歡迎來到鹿谷論禪實踐,讓大家了解你追求解脫的方法!

海雲和上率領大華嚴寺僧團打造「鹿谷論壇」這個交流禪法的平台,邀集各界暢談修行的下手處,並檢驗出口處究竟是不是真解脫。他強調,對於任何到訪的人,都不預設立場,歡迎各自表述修行心得,大華嚴寺絕對秉持公正公開的立場,即便不盡同意各方論辯的思想與言論,仍堅持尊重所有發表人的意見。


海雲和上重申,鹿谷論禪的原則,只要是有修行領眾的經驗,有下手處亦有出口處,針對「如何解脫」的議題來深入談討,皆展開雙手歡迎。各宗派的論述立場皆有特色之處,即便各自論點不代表大華嚴寺的立場,也都是非常難得可貴的展現。
即便如此,參與鹿谷論禪一定要有寬大的胸襟,接納他人的思想,不能將他人拒於門外。海雲和上深信,過了十年、二十年之後,風骨就顯現了,因此主持鹿谷論禪,絕對不可以有主觀意見。

所謂「臨門一腳、向上一著」,此時此刻境界就降臨,語境就現前,我們平時就要練習與人交流對話,否則倘若語言能力不夠,即便有那境界,也會苦於沒有辦法表達。

一年的鹿谷論禪皆有不同的主題及參與群眾,2017年以出家眾為大宗,今年則以在家眾為核心。海雲和上表示,鹿谷論禪將逐年精進,期許明年廣邀僧眾前來論辯,甚至規劃在大陸、美國舉辦。他希望透過論禪的視野,杜絕一人獨大,鼓勵所有人放下我執、我見,謙虛以待,切勿傲慢。待有一天僧團之間能夠互相讚美之時,將進一步邀請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前來參加觀摩,邁向更加多元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