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 全稱 Buddha Quotient,指的是佛陀的智慧,是一種能體認生命價值、能感受和欣賞生命樣貌,且無論年紀、種族或階層都能夠具備的能力。而BQ廣場的目標在推廣如何培養智慧去探究生命的真理,除探討人生各個階段遇到的問題,也邀請各界人才深入討論不同產業對於社會或國家或世界造成的影響。

靈性經濟學

即靈性經濟資源之存在、開發與運用。此理論架構與實踐,皆源自於《華嚴經》:靈性資源的存在即《華嚴經》開顯之「佛境界」;靈性資源的開發即《華嚴經》指出的「成佛之道」;靈性經濟學之運用,即透過生命改造的實踐,內心具備覺悟靈性,確立正確價值觀後投人生活,讓智正覺世間、器世間、眷屬世間皆得圓滿,為後代子孫留下真善美的生命空間,而非破碎、污染,充滿掠奪、慾望、功利的世界。詳情參照 海雲和上的著作《我們只有一個選擇》(台北:空庭書苑,2010)。

AI運用

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術的開展正在快速改變這個世界,如何開發與應用成為各個領域注意的焦點。然而當人類在用用AI解決問題、享受其帶來的的協助及效益時,許多有關倫理道德的疑慮也隨之而生。換句話說,AI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會是正向還是負向,端看我們如何抉擇和執行。

永續發展

工業革命後「致權力」、「致功利」的社會結構逐漸形成,看似帶來更多發展,卻也導致了政治、科技、經濟的諸多病變。因此「永續發展」成為當代最重要的課題之一,聯合國在1987年發表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將永續發展定義為:「既不損害後代子孫滿足其自身需求,又能滿足當代需求的發展模式。」當中的命題雖各不相同,包括環境生態、再生能源、城市發展……等,其實都指向一個目標,即人和大自然應當如何圓融發展,而最佳解方就在「致中和」與「致良知」。

北大六年合作計畫

2023年,海雲和上獲選國立臺北大學第23屆傑出校友,因此契機,大學就讀經濟系,長期從佛教立場關懷人類發展的海雲和上,與已在「永續發展」領域深耕多年的臺北大學展開為期六年的合作,將結合學術與宗教,從不同領域探討永續議題。

合作以二年為一個週期,分別就「環境」、「社會」、「治理」等議題,前後共以6年時間來完整探討ESG。

2025 第一屆新世紀永續發展學術研討會:環境・人文・智慧 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與臺北大學合辦)
2024 第一屆新世紀永續發展高峰論壇:環境・人文・智慧 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與臺北大學合辦)

「佈施」與「供養」是修福的本體

今日來到大華嚴寺的網站,如同踏進大華嚴寺的山門,透過線上的捐款,就像在功德箱上投下您隨分、隨力、隨緣的護持。感謝您的每一分支持,讓華嚴思想能透過現代的媒介,傳達到每一個需要的人群、散播佛法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