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能知
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說「苦行」不對,但是你要了解,佛陀就是先經過苦行以後,才深切了解苦行不對,假如我們都不曾苦修過,那就沒有資格這麼說。所以常常有人這麼說:「修行不要太重儀式啦……。」我勸你還是先有儀式的好,等功夫到家了才能這麼說。
從咖啡看境轉
佛陀覺悟的定義當中,其一指佛陀光明一照,我們自性中的寶藏便完全顯露無遺,沒有任何缺失。這一點要靠自己多體會、領受,否則只會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拾人牙慧,這樣自己是無法受益的。
為什麼要持戒
善惡這個東西,它除了道德律、法律、社會族群公約以外,你更要知道這些道德律跟法律的來源,其實是基於人性這個根本,這裡頭也包了你持的三皈五戒。為什麼要持戒?持戒一定都是善的、正面的,不殺戒這些也通通都是善的,一旦犯了就是惡的。
兩錢兩分的功夫
菩提是覺,有了覺心,修一切法,皆趨向成佛。若無覺醒之心,那做什麼都不對。一再跟各位提醒,禪修時,要知道目的在哪裡,亦即發那個菩提心,否則修到最後騰雲駕霧、穿牆透壁,那當老鼠就好了,何必修?
把牛找回來!
現代人學佛、修行,接收到的雜訊太多了,因為加入太多的「知識」,干擾了我們對佛陀的認識。佛陀要教導我們的東西,幾千年下來,傳來傳去,這個補充、那個補充,意見不同的再吵一架,剩下的是「你的、我的、他的」佛法,而不是當初佛陀要指導我們的,這樣出入就很大了。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很多人,說他在學佛、在修行,可是嘴巴一嚐到好吃的東西,就著迷好東西去了,什麼願力?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或是遇到一個他喜歡的人,貪瞋痴一起,什麼佛菩薩?都回西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