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是什麼意思呢?
為何自己的名字叫做「海雲」,乃是期許自己在修行的道路上,能夠自在的在「海」和「雲」的生命因素中轉換,能海納百川,亦能感受到風起雲湧。


2016年11月30日,冬。瀋陽下著大雪,這時海雲和上[1] 正漫步在大雪紛飛的中華寺,他突然問了隨行侍者一個問題:「可曾想過,身處在嚴寒國度的北國人,如何告訴住在赤道的人們『什麼是雪?』」該說「雪」是白色的、軟軟的、還是冰冰涼涼的東西呢?那麼雪又跟棉花、白色冰棒有什麼不同呢?
當我們踏上修行的道路時,經常要思考──如何將真切而又抽象的感受,告訴那些毫無背景與經驗的人們,這難度就如同要北國的人向赤道的人介紹雪一般;然而,在我們的詮釋之下,卻往往讓赤道的人對於「雪」產生了奇幻而不實際的想像。
凡夫就像在河裡優游的魚,看見了展翅飛翔的鳥兒,往往心生羨慕之情,想像著自己哪天能像鳥一樣翱翔,該是多麽美好的境界;但魚兒卻忽略了,一旦他離開了水,就會失去生命。畢竟,魚不可能在天空中遨遊,就如同鳥兒終究不可能如魚一般,享受在水中悠遊的樂趣。
學佛和修行不同,學佛貴在觀念的轉化,修行貴在內在的實踐。以魚和鳥為例,「學佛」讓我們瞭解魚和鳥的生命本然不同,透過客觀的觀察和平等的看待,不落於世俗的欽羨和計較;然而「修行」就不僅止於此了。
修行不是向外祈求,而是向內鍛鍊,讓自己從魚的生命因素改變成為鳥的生命因素,進而獲得飛翔的經驗,讓魚兒的世界也能擁有鳥兒的遼闊;這也是所謂「轉凡成聖」的功夫。
和上最後提到,為何自己的名字叫做「海雲」,乃是期許自己在修行的道路上,能夠自在的在「海」和「雲」的生命因素中轉換,能海納百川,亦能感受到風起雲湧。
[1]大華嚴寺導師 海雲繼夢又稱「海雲和上」,「和上」與「和尚」兩個詞,中文發音相同,沒有差別。海雲和上常在開
示時提醒群眾、僧團等,與眾相處要「以和為上」,因此以「和上」自勉。於是,海雲和上的學生、大華嚴寺群眾尊稱
師為「和上」。
海雲和上,號「繼夢」。自一九八○年開始弘揚華嚴思想,以承傳華嚴思
想為宗,以踐履華嚴行法為依歸,推動新古典華嚴思想,其中行法更倡「圓融道」,綜理一切教理行法,統稱普賢乘,
故自稱「普賢行者」。